去剧场,继续“盘”《人世间》《觉醒年代》《伪装者》……
《人世间》《觉醒年代》《伪装者》等优秀电视剧,正为剧场创作注入活力。
作者:鲸鱼
今年年初,电视剧《人世间》陪伴亿万观众度过早春时节,尽管荧屏上的故事已经收官,但周家的故事在剧场继续上演。
3月,话剧《人世间》宣布开启二轮巡演,计划6月后前往包括苏州、广州、成都等数十个城市,各地观众能在剧场中再次感受这部横跨五十年的“人民史诗”。
这不是个例。2021年,音乐剧版《伪装者》登上剧院,今年4月还在线上举办两次返场活动,陪伴百姓居家抗疫;5月4日,舞台剧《觉醒年代》主创和演员举办线上剧本围读会,预计7月开启预演;音乐剧版《觉醒年代》将在年末上演……影视剧化身为独特的IP,为剧场创作注入活力。
走出荧屏
“人世间”三个大字缓缓升起、一束光照亮舞台上的“光字片”,话剧《人世间》的帷幕拉开……2021年5月,《人世间》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进行首演,三场演出座无虚席,随后开启巡演模式。
话剧《人世间》剧照(来源:江苏大剧院)
虽然话剧版《人世间》抢先一步,但电视剧的热播为话剧再创作提供源泉,将带动更多电视观众走入剧院。
今年的话剧《人世间》与去年有所不同。首先是演员阵容有所变化——电视剧《人世间》中唐向阳的扮演者苗驰化身为话剧版“周秉昆”,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李小萌出演郑娟一角。
剧作方面也有所改变。电视剧版《人世间》的成功对戏剧的改编带来了压力,杨佳音(话剧版《人世间》导演)提到,今年的话剧相比去年也有不少调整,意图使故事的线性结构更加完整。
不止《人世间》,众多优秀电视剧成为话剧创作的“蓝本”。
2021年,电视剧《伪装者》“变身”为音乐剧,以“家国三部曲”形式呈现,“明楼”靳东摇身一变成为制作人,目前第一部《愿得此身长报国》已在各地巡演。去年,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宣布创作舞台剧《觉醒年代》,剧组自今年3月21日起已组织3余场线上剧本围读会,同时通过问卷的形式,了解观众对舞台剧《觉醒年代》的期待和建议。
评剧版《伪装者》得到戏迷和剧迷的喜爱,这是中国评剧院首次将谍战题材搬上评剧舞台,大段评剧唱段带给观众酣畅淋漓的感受。《觉醒年代》还将改编为音乐剧,作为开心麻花2022年底重磅大戏上演,其导演高瑞嘉曾有多部音乐剧作品,目前正在招募演员。
曾经,话剧等是影视剧的创作源泉,经过线下市场不断“验证”的作品最终孵化为成功的影视剧作。如今,优质影视剧也成为IP为舞台剧输送灵感,带给观众全新体验。
“合”而不同
热门影视剧自带“流量”,为相对“小众”的舞台剧带来更多“剧粉”;戏剧的创作者也因此面临着“被比较”的挑战——如何延续和满足观众在电视剧中得到的情感期待?又如何做出不同的创新?
在内容上,戏剧创作吸收剧集和原作精华,将剧中的情感表达在话剧舞台上延续。
话剧《人间正道是沧桑》用4个小时的时间,以杨家三兄妹人生脉络为主线,串联1925年至1949年间重大的历史事件。话剧也保留了电视剧里的经典台词,如董建昌的“一根头发丝能拉动八匹军马”,范希亮的“钢刀归钢刀,情谊归情谊,同学还是同学”等。不同的是,话剧《人间正道是沧桑》由董建昌担任故事的主要视角,以局内人和旁观者的双重设定看待历史流转。
音乐剧版《伪装者》剧本不仅保留原作精华,同时加入电视剧中没有的番外剧情。音乐剧第一部《愿得此身长报国》的主要人物也有所变动,如加入原作者张勇的另一部小说《贵婉日记》、电视剧《天衣无缝》里面的贵婉一角,在内容上与电视剧版形成差异。
音乐剧《伪装者》(来源:北京天桥艺术中心)
在舞台上,舞美效果、对白表现等戏剧手法也别有新意。
话剧《人世间》需要在180分钟表达50年的社会变迁,人物从青春到年迈、时代环境历经巨变,相比电视剧版,话剧不仅要在剧集内容高度浓缩、支线人物精简,也需要舞台表现完成情感转变。如舞台灯光的切换,展现现实、回忆、心理三个时空;人物对白和旁白交互穿插推进……
话剧《人世间》(来源:江苏大剧院)
在演员的选择上,电视剧版原班人马的回归,继续拓展影视剧的影响力。
2021年,音乐剧版和评剧版《伪装者》纷纷迎来首演,两部作品均由原著作者及电视剧编剧张勇操刀改编。其中,评剧《伪装者》剧本源于张勇的越剧作品《伪装者》,他作为专业戏曲编剧改编自己的热门谍战剧,保留了原作风格。拿下文华奖、白玉兰奖等大奖的《人间正道是沧桑》的话剧版中,剧中张志坚、黄品沅、石文中等演员回归参演。去年热播的小康题材剧《温暖的味道》在筹备话剧版,演员靳东将在话剧舞台上继续“讲述”大槐树村的乡村振兴故事。
音乐剧《伪装者》(来源:上海大剧院)
可以说,这股“新潮流”是电视剧精品越来越多、影响越来越广的直接反映,也是影视与多剧种之间的双向奔赴。